更新时间:2025-08-07
浏览次数:62
波长范围和精度是COD检测仪的核心参数,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COD检测仪的波长范围必须严格匹配样本浓度区间:
低浓度样本(15-250 mg/L):需在440nm±20nm波长处测定六价铬(Cr⁶⁺)和三价铬(Cr³⁺)的总吸光度,此时COD值与总吸光度减少值成正比
高浓度样本(100-1000 mg/L):需在600nm±20nm波长处测定三价铬(Cr³⁺)的吸光度增加值,此时COD值与吸光度变化直接相关,若波长范围选择错误(如低浓度样本误用高浓度波长),会导致吸光度值偏离线性范围,测量结果显著失真。例如,高浓度样本在440nm测量时吸光度过高,可能掩盖实际COD值,引入稀释误差或灵敏度不足的问题4。
波长精度偏差会放大吸光度读数误差,进而影响COD计算结果:
精度要求:标准波长精度应控制在±2nm以内,重复性≤1nm。若精度不足(如偏差±5nm),在高浓度样本中可造成超过5%的示值误差5
误差放大机制:波长偏移导致吸光度测量失真(例如600nm处偏差时,三价铬吸光度的微小变化被放大),使COD换算值偏离真实值。采用双波长设计(如420nm和610nm分段)可通过互补测量减少此类误差,提升整体准确性
。
为确保检测可靠性:
选择双波长仪器:覆盖低高浓度范围,避免单一波长引发的盲区5。
校准与维护:定期验证波长精度(如使用标准液比对),并确保消解温度(165±2°C)等参数稳定,以减少环境因素干扰
综上所述,波长范围和精度的优化可将误差控制在5%以内,反之则不匹配可导致结果偏差超限